1)第214章 高二哥被人截胡了_南明大丈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这些年来,受到天气的影响,加上人口的流失,大量百姓被屠戮,关外的粮食产量十分有限,很难养活十余万清军和他们的眷属。

  清军在辽东生存,很大程度上,是依靠从关内掠夺的粮食和牲畜,还有同晋商的走私贸易。

  这点清军和李自成的情况差不多,甚至更为严峻。

  李自成虽然面临明朝的封锁,但是两方势力犬牙交错,漏洞百出,明朝的封锁很难见效。

  顺军治下物资匮乏,造成价格上涨,自然有贪图利益的商贾,将物资运来,赚走大批的银钱。

  另外顺军占据河南和关中后,两地逐渐恢复平静,百姓自发的恢复生产,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顺军补给的压力。

  清军在辽东,情况则很不一样,首先他们人口较少,自身不生产什么物资,又有长城的封锁,所以生存的条件,可以说相当的恶劣。

  精铁、棉衣、茶叶等等物资,关外通通没有,而最关键的是,连粮食也无法自给自足。

  他们在辽东生存,需要大批的粮食,而这些粮食,主要来自三个方面,一是辽东自产的粮食,二是从关内掠夺,三是通过走私贸易。

  正常年景中,关外的粮食也无法满足清军的消耗,今岁天气一反常,粮食的产量就更加少得可怜,根本不够吃。

  皇太极原本是指望阿巴泰能带回来一些粮食,结果他只带回来几万张嘴巴,反而加重了清军粮食供给的负担,让皇太极为此忧郁成疾。

  自产和掠夺都不够吃,皇太极便只有寄希望于走私贸易,但是北方糜烂,晋商能提供的粮食和物资也很有限。

  山西商人活动的区域,主要还是在北方和口外,南方则是两淮的盐商,还有东南商贾的天下。

  晋商在明朝的势力并不强大,皇太极让他们购买粮食,但是北方早就残破,百姓自己都快饿死,自然无法满足清军的需要。

  范家便只有将目光投向南方,但是南方有南方的贸易网络,本地的商户,勾结官绅,雇佣地痞流氓,垄断一方的贸易,哪里会容山西人去收粮。

  为了帮助晋商打开局面,获得相对便宜的粮食,皇太极便看上了刘良臣和刘良佐的关系,希望能利用他,为晋商在南方打开局面。

  刘良臣入关后,范永斗便派儿子范三拔与他一起来到寿州,希望借助刘良佐的力量,从南方购买粮食。

  刘良佐听说要买粮,脸上却有些犹豫。

  这年头谁都缺粮,哪里那么容易搞到粮食。

  况且,他现在混得也不错,又没看见什么利益,他自然没必要去帽这个风险。

  “良臣啊!”刘良佐为难道:“这件事情,哥哥恐怕帮不了你。关外缺粮,南直的粮食也不多,哥哥哪有粮食卖给你。”

  一旁的范三拔却笑了笑,“刘大帅,你怎么会缺粮呢?只要你把卖给闯军的粮食卖给我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