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311章 官道激战_南明大丈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佛郎机炮,是明朝比较有特色的一种火炮,一般情况下,都是一个炮身,配备四个子铳。

  子铳事先装满弹药,发射时只需要将子铳放入炮身,用铁栓固定,就像是步枪装上子弹一样。

  这种想法可以说十分超前,明朝还造有一种配备五个子铳的火铳,不过和佛郎机一样,都应为气密性不足的关系,而欠缺威力。

  这种配备子铳的火炮和火铳,射速虽快,但还是因为威力和射程上的缺陷,最终没有发展起来。

  如果那时铸造的工艺能够达到一定的精度,有精密的车床等器械来对对金属进行加工,或许便真能成为一件利器。

  这时佛郎机炮,不一会儿,便连放四炮,射速接近弓箭,而数十枚炮弹的轰击下,清军骑兵不时便被击中栽倒。

  清军马军在一片人马嘶鸣和飞溅的泥土中,继续奔驰,火炮并不能阻止他们的冲锋。

  八旗老爷们对火器,并非不了解,事实上汉八旗装备火器的比例非常的高,并不逊色于明军。

  他们自是知道,火炮就是打起来吓人,但实际上一枚拳头大的炮弹,能不能砸中人,全靠运气,并没有多大的杀伤力。

  沈志祥伏在马背上,大声怒喝,“不要停,冲上去,贼兵就瓢了!”

  清军骑兵无视伤亡,伏马疾冲,贼兵就那么三板斧,只要杀到跟前,立时就会溃败。

  在明军四轮炮打完之后,清军骑兵只是稍微显得有些混乱,便继续冲到了一百五十步外。

  这时炮手后撤,魏军阵前的长矛手,便纷纷如临大敌,有些紧张起来。

  蹲坐在地上的长矛手,透过弥漫的硝烟,看见近前的骑兵,感受到地动山摇的冲击,不禁额头冒汗。

  不少士卒都开始恐惧起来,但即便是恐惧,他们也不敢动弹。

  这到不全是因为军纪森严,而是他们知道身后的火器队,要开始射击了。

  面对骑兵的冲击,魏军士卒没有将火器手放在阵列前面,而是居于枪阵之后。

  火器手在对阵步军时,步军速度慢,火器队可以先在阵前轮射,然后从容后撤,但在面对骑兵时,便容易形成混乱。

  高义欢便想着像空心方阵一样,取其一面的结构,将长枪手放在阵前,火铳手列队在阵后,而长枪手蹲坐在前面,便不会挡住火铳手的射线,弹丸将从他们头顶飞过,射向撞阵的骑兵。

  这种摆法,火铳手便始终处于,长矛手的庇护之下。

  有长枪手在前顶住骑兵的冲击,火铳手便能形成持续的火力输出,直到骑兵破开枪阵,杀入火器队之中才会停止射击。

  只是这么一来,长矛手便跟后娘养的一样,有些悲催了。

  这种搞法,显然特别考验前排长矛手的心理素质,毕竟头顶弹丸“嗖嗖”的直飞,谁能不怕?

  万一哪个撮鸟手一抖,铳口压低了一点,那岂不要被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